荷式生活

在工作與孩子間尋找平衡 — 荷蘭的職業婦女們(回應讀者)

在荷事生非發表了在工作與孩子間尋找平衡 — 荷蘭的職業婦女們這篇文章後,有位讀者回應如下:

“”路人

本文尾段提到的問題其實就是「勞動參與率」,可以看這篇文: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1315

以台灣來說,女性與男性的勞動參與率,在30歲以下是幾乎一樣高的,可是到30歲以上的群組,女性勞動參與率逐組下降,男性勞動參與率卻持平;若聽過三四十歲的女性描述他們及同輩的職涯經歷,也有和數據一致的描述。

那就是:女性在三十歲生小孩後,許多人會放棄職涯。明明在三十歲以前和老公是同等學經歷,甚至能力還更好,但過了三十歲,女性人數在職場上不斷下降。這原因當然有許多:「女性本身及社會風氣都認為,比起工作,媽媽在家帶小孩才是更盡本分的事」、「家庭經濟條件若無法托嬰,必須得父母其中一人中斷職涯在家照顧小孩的話,那個人有高機率會是媽媽,因為___ (自行填充理由 e.g. 爸爸要專心衝事業、通常夫妻中老婆的薪水較低、男性幾乎不會願意專職帶小孩+中斷自己職涯)」產生的影響則是:職場上資深主管、領導者,階級越往上,女性越稀缺。因為大部份工作都是需要年資和能力的長時間累積。

另外,這邊是另一份相關的數據,「台灣與他國的勞動參與率比較」:
http://www.ptt.cc/bbs/WomenTalk/M.1505997181.A.6E7.html
(及整串系列文都可看看)””

「就我自己來看,國家或是整個社會,需要讓女性有「選擇」是否要工作的權利,使其不會在有了小孩後,因為經濟或是社會等總總因素,無法自主的選擇其職業生涯的發展。然而這件事情,不論在任何國家或是公司,都不會是件容易的事情。也因此所謂的職場性別平等,對荷蘭的職業婦女們來說,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位讀者把上面這一段文字,帶到「勞動參與率」這個數字上。雖然我完全認同他回應中所敘述女性面對家庭小孩以及職業生涯發展的兩難,但「勞動參與率」這個概念,實在是不太能夠解釋荷蘭職業婦女所處在的特殊環境。

根據主計處的解釋,勞動參與率的定義為:勞參率全名為勞動力參與率,是指勞動力占15歲以上民間人口的比率,也就是在15歲以上民間人口中有參與勞動的比率。因勞動力包含就業者與失業者,故無論是就業者或失業者的增減,都會影響勞參率的升降。勞參率之計算方法如下:勞參率(%)=勞動力/15歲以上民間人口*100%

這也就是說,只要你有工作,不論是全職或是兼職,都會對勞動參與率有貢獻。

而因為在荷蘭特殊的兼職文化,使得婦女的勞動參與率(下圖),在最高點的25-29歲,和主要成家後30-34及35-39歲,在近年來的差異,只有不到5%。

反觀台灣,因為所謂的兼職並不普遍,婦女的勞動參與率(下圖),大幅的降低了將近15%之多。

這樣看起來,荷蘭社會的兼職系統,是可以有效提高所謂的「婦女勞動參與率」,似乎也對職業婦女比較友善。但實際上是這樣嗎?

我查了一下台灣男性和女性每月工時的資料,發現男性和女性每月工時的差距(藍色長條,右邊縱座標),一直都很穩定的在每個月五個小時左右:這應該是因為所謂的「兼職」在台灣並不普遍,導致於無論男性女性,如果想要持續在就業市場,就只能從事全職工作。

但反觀在荷蘭,男性和女性「每週」的工時的差距就可以達到約9小時(綠色長條,右邊縱座標),如果換算成每月工時的話,就差到36小時了!

這樣看起來,即便荷蘭婦女的「勞動參與率」高於台灣婦女,實際上的勞動力供給,因為大幅下降的工時,可能還不如台灣……

當然沒有什麼制度可以說是完美的,有的女性可能覺得有荷蘭這樣的兼職制度很不錯;其他事業心強的職業婦女可能還比較偏好台灣的「全職」系統。但就像我前篇文章說的,能夠讓女性有「選擇」的權利,才是國家或社會最需要做到的。

不過自己覺得最有趣的事情是,即便是統計數字(像是「勞動參與率」)這種標準指標,也可能因為各國民情風俗的不同,產生了compare apples to oranges的情況,讓分析的結果和實際情況不見得相同,只能說要當作研究的專家還真不容易啊!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