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式生活

CinemAsia Taiwan Focus – 幸福路上 + 大佛普拉斯

和老婆從海牙風塵僕僕的到了Eindhoven參加CinemAsia Taiwan Focus的開幕影片 – 幸福路上。因為天氣實在是好的過份,我們決定從Eindhoven火車站走到活動場地Natlab。一到會場就看到了宣傳的布幕,還有戲院門口滿滿有關這週末的電影海報。

走進電影院,映入眼簾的是喜氣洋洋的紅色goodie bag:裡面有台灣地圖(有各大城市)、雪餅和海苔點心、一個神奇的果汁、台灣磁鐵,還有兩包新加坡泡麵(不是Taiwan Focus嗎?XD)

圖片來源:CinemAsia FB

在開幕前,有一個訪問在荷蘭台灣人的小短片“We are the Perfect Citizens”,短短的用每個人不同的角度,來看文化差異、為什麼要留在荷蘭等等各種不同的事情。

然後就開始開幕的重頭戲 – 開幕影片「幸福路上」了。

故事主要是在講一個生在1975年的女孩『小琪』的人生故事:從她小時候、上高中、大學,出社會工作,進而到美國工作,組成家庭的過程。

其實這樣的故事,對我來說是感觸深刻的:畢竟自己的年紀和故事主人翁小琪沒有相差太多,成長背景多少也有點相似。所以可以真切的了解到她面臨的困惑和痛苦:什麼是幸福?人生到底是追求什麼?這些問題真的沒有什麼標準答案,每個人的選擇都不同,但卻也從來不是容易的決定。

看完電影,在路上跟老婆討論了一下,她也覺得這部電影真的蠻不錯的,跟她藉由我所認識的台灣很貼近,非常寫實。但我們不約而同的有了個疑問:電影裡面運用了許多台灣真實的事件作為元素:蔣公看魚逆流而上的故事、白色恐怖、921地震、陳水扁當選總統、馬英九當選總統等等。這一些事件,在台灣人的生活裡面,其實都有比表象更深層的意義。對我和老婆來我說,因為我們畢竟對台灣認識較多,所以可以理解這些事件在整個電影裡面蘊含的意義;但如果是一個對台灣沒有任何背景知識的人,能夠了解多少這些看似只是連串電影故事裡的事件的重要性,我跟老婆其實是有點懷疑的。但總的來說,這樣的故事:成長和家庭社會的衝擊,不論放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是能夠讓人有所共鳴的。我想這也是在電影結束後,我們看到了一些哭過的觀眾的原因吧!

隔天看了之前在在台灣廣受好評的大佛普拉斯。電影深刻的刻畫了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生活,為了簡單的三餐拼死拼活;但權貴也不如想像中如意,還是得看著各方勢力爾虞我詐。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故事,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那樣的一尊大佛,究竟代表了什麼呢?

而對我個人而言,這樣的一部幾乎全部用台語的黑色喜劇,其實是很有趣的。我也問了老婆,到底她能不能看懂這部電影(只有英文字幕),不過似乎好像沒有太大問題。但如果仔細聽導演在電影中的旁白,都可以感受到台語編排的巧思,一些用字遣詞和押韻,對於聽得懂台語的人來說,應該很有共鳴。假如一個不懂台語的人,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可能會少了很多那種連結感,實在是有點可惜。

不知道有看過這兩部電影的人,有怎樣的感想呢?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