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客觀點

    台灣大選後雜感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讓很多人大排長龍的台灣大選加公投也過了一個禮拜。或許最後的結果,不論是選舉或是公投,都讓不少人覺得驚訝。看到自己的同溫層不少臉書崩潰文,我反而覺得異常的平靜,可能是因為年紀真的大了,過了那種熱血的年紀吧(囧)!

  • Photo Credit : Maialisa
    換日線文

    換日線 – 從「超 High 的」荷蘭所得稅率說起: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會不會有「被拔光還不夠」的一天?

    從「超 High 的」荷蘭所得稅率說起: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會不會有「被拔光還不夠」的一天? 這一篇換日線文章是在老編看到荷蘭萬萬稅!荷蘭所得稅雜談這篇文章後,一起小小腦力激盪而成。看到那精美的稅率和補助內容的差別,怎麼樣看都一定是入不敷出的啊⋯⋯ 寫完後還查了一下兩國的債務和GDP比,打死我都不相信台灣比荷蘭低(主計處的資料是唷!),大概真的只有很多人說的隱藏負債可以解釋吧⋯⋯

  • Photo Credit: picagent
    台客觀點

    勞動節小故事 – 繁榮下的現代奴隸

    前兩天是五一勞動節,除了得向廣大的勞動朋友致敬之外,我想分享一下前陣子我看到有關勞動問題的一個專題報導。 在時代的演化下,我們享受著全球化的成果:商品可以在勞動力便宜的地區生產,再藉由各式的運輸工具分配到全世界。然而,在這樣看似便利的系統下,許多的勞工在惡劣的勞動環境下遭到剝削,成為繁榮下的現代奴隸:不論是蘋果、Nike等高價產品,或是快時尚的H&M、Primark等廉價品牌,這樣的情況都曾經(或是依舊)發生,也讓許多勞動團體或人權組織關注並大聲疾呼要求改善。然而,我想分享的故事,並不是在什麼遙遠的第三世界國家,而是自由、繁榮國家的領頭羊:美國。

  • Photo Credit: ING Nederland
    台客觀點

    CEO該領多少錢?

    ING verhoogt salaris topman Hamers met 50 procent 雖然台灣好像沒有太多人關注,不過這則新聞大概是荷蘭這一兩個禮拜最熱門的話題:ING決定替其CEO Ralph Hamers加薪50%,使得他的年薪到達約三百萬歐元。調薪的主因是ING認為,和其他相同規模的歐洲企業來說,ING的CEO薪水相較來說低得多。ING的Chairman甚至說:我覺得Ralph Hamers在荷甲踢球,但是只拿比利時足球聯賽的薪水(暗喻其低薪的情形)。

  • 台客觀點

    左右的矛盾

    前兩天跟一個做總體資產配置跟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朋友兼同事一起吃了午餐,進而有了下面的討論。 「真搞不懂最近的很多公司獲利率一直屢創新高,明明總體經濟成長的情況也只是還好而以。」他說。 「很簡單啊,公司只要一直消減成本就好了,成本下降,獲利率自然就上來了。」我回應。 「這應該不是常態吧?感覺有點危險,這樣會不會很容易投資太少,對公司未來的發展不好啊?」  

  • 台客觀點

    理所當然的便利

    剛剛從一個conference回來,在conference中剛好有機會跟麥當勞的管理階層開會。在會議中,我們討論到麥當勞在歐洲及美國即將推出的外送服務。 「在美國,我們會跟UberEats合作;在德國,我們則是跟Foodora合作。其實我們在亞洲已經實行外送服務很久了,而在亞洲大部分的物流是in-house的。」他們說 「那為什麼你們在新推行的地區要使用第三方的服務而不是跟亞洲一樣in-house呢?」我問 「亞洲區in-house的原因主要是在勞動力便宜,加上物流設置比較容易。其他區域的話成本太高,利用第三方的服務比較合理。」 他們回答就這樣簡單的回應,證實了我一直以來的想法。

  • 換日線文

    換日線 —【商戰歐洲】大資本時代,歐洲企業「門口的野蠻人」

      【商戰歐洲】大資本時代,歐洲企業「門口的野蠻人」  這是一篇有點專業又不太專業的文章,我主要想表達的是目前許多公司過於追求效率及成本可能對社會的影響。然後也趁這個機會讓大家知道美國跟歐洲投資人想法的差異⋯⋯ 然後很重要所以老師要說三次 「這篇文章不是報明牌!」 「這篇文章不是報明牌!」 「這篇文章不是報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