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客觀點

從長榮海運的例子,看ESG投資的兩難

27975661189_faa9509330_b
Photo Credit : NGO Shipbreaking Platform

前一陣子上班時又在Blooemberg看到下面的新聞:

Norway’s $1.1 Trillion Wealth Fund Dumps Nuclear Arms Producers

這篇新聞主要是說到挪威的主權基金將某些與核子武器相關及違反人權、危害環境的公司,放進了投資限制名單。為什麼會對這則新聞特別感興趣,是因為台灣的長榮海運也在這份限制名單上。而今周刊有以下的報導:

違反道德準則 長榮海運遭挪威主權基金摒除投資

報導指出,長榮海運遭到挪威主權基金禁止投資,主要是因為其拆解老舊船舶的過程,有影響環境生態以及工人健康的情況。看到這樣的報導後,我上Bloomberg資料庫查了一下長榮海運在ESG(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中文為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現:在一些相關機構的評分上,長榮海運的確是比同業來說要差一些,可是似乎也沒有太誇張;但我主要想分享的,是ESG議題跟實際投資的兩難。

ESG投資,是將ESG相關的因素,整合進投資策略裡,期待能對整體社會有正面的影響。近年來(特別是在歐洲),ESG投資成為高速成長的顯學,根據聯合國支持的責任投資原則(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PRI)提供的資料,在簽署該項原則的投資人下的投資總額,從2006年的六兆美元,成長到2015年的六十兆美元。

螢幕快照 2018-01-29 下午8.57.38

因為許多投資人及客戶對於ESG的相關議題更加重視,眾多投資管理公司也開始提供各項ESG有關的投資商品;很多投資人也開始停止投資許多在ESG方面有爭議的產業或公司:像是香菸產業、賭場,或是前陣子在廢棄排放中有極大爭議的汽車產業。

然而,事情也沒有很多人想像這麼簡單。ESG投資最大的爭議之一,就是在重視ESG因素的情況下,是否能夠維持投資的績效。最有名的案例,是在2016年時,美國加州的退休基金做了一個研究:在2000年停止投資香菸產業後,該退休基金到底損失了多少投資績效?(Financial Times)

在外部顧問機構的協同研究下,加州退休基金在將近15年的時間內,損失了將近30億美元的投資利益(加州退休金當時總計約有2900億美元)。也因為這樣令人驚訝的研究結果,開始有人提出,加州退休基金是否應該重新開始投資香菸產業?畢竟退休基金的管理者,其責任應該是確保讓領取退休金的人都能夠享受到該有的權益,而不見得是對「環境和社會」有正面的影響。

雖然這個案例,最後不但沒有解禁投資香菸產業,反而更進一步的提高相關的限制(Reuters)。但也成為很多投資人開始問自己的問題:為了對社會及環境有正面影響,我們願意付出的成本是什麼?也有一些人說:投資者應該替客戶提供最好的投資績效,如果客戶想為社會跟環境貢獻心力,在取得投資收益後,可以自己投注資源,在各式關注相關議題的機構上。

此外,原本禁止投資在ESG議題表現較差的公司,是想藉由增加這些公司取得資金的困難度,逼迫其改善ESG相關的表現;然而,由於並不是所有市場上的投資者都有一樣的想法和興趣,使得某些程度上反而形成一種困局:反正公司到頭來不缺投資者,也就不會特別在意要提升自己在ESG方面的表現;而本來想藉由禁止投資達到其對社會環境有正面影響的投資人,反而因為限制自己成為這些公司的股東,缺乏了和公司對話溝通的機制,喪失了要求公司改進的機會。這也是慢慢開始流行所謂engagement和impact investment的原因之一:畢竟公司還是得賣股東的帳,特別如果你是個大股東的話。

最近開始有些研究顯示,ESG方面表現較好的公司,可以提供投資者比較好的報酬。因此,或許ESG的考量和投資績效,是可以相輔相成的。但說來也不見得那麼容易:主要是因為ESG的影響,可能要相當長期才會展現;而一般的投資者的績效評估,則是相對短期。這也是很多投資經理人有點害怕ESG這件事的原因之一:不論你對社會或環境有多大的熱情,多麼長期的願景,假使短期(1-5年的)的投資績效不好,還是得拍拍屁股回家吃自己。

就我個人而言,還是相信ESG投資有其好處和存在的必要性。然而投資者要用什麼方法,才能兼顧客戶和社會環境的利益,其實還真是個值得探討的難題。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