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高管對中國的信任大於對美國的信任?
今天早上看到歐洲觀點這個臉書頁面分享了一篇文章
「德國高管對中國的信任大於對美國的信任」
“據德國《明鏡》周刊和柏林《每日鏡報》報道,德國經理對中國的信任大於對傳統的西方夥伴美國和英國的信任。德國招商銀行委託民調機構Forsa對2000名德國高管進行了民意調查。30%的受訪者表示,中國的經濟政策條件很好或非常好。只有法國得到的信任度更高,為39%。信任美國的只有17%,信任英國的德國經理更是少而又少,只有8%。招商銀行負責企業客戶業務的董事雷特(Michael Reuther)表示,這在幾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轉變。”
看到這樣的報導,不知道為什麼我的直覺就是一定有詐XDXD。於是我開始下面的步驟:
第一步,由於我不會德文,所以我開始google是否主流的英文媒體有相關的報導。結果我只有找到新華社有相關的英文報導。恩、很有趣。
第二步,我決定找這項研究報告,因為有Forsa跟Commenzbank這樣的關鍵字,用英文其實不難google,然後找到了Commenzbank有關這項研究的新聞稿。很快的讀完之後,覺得沒什麼屁用。
第三步,從上面的新聞稿知道了這個報告的的德文名稱,就google找到了這篇報告,果不其然全是德文,但我還是能夠找到問卷裡「關鍵問題」:
“Bewertung der wirtschaftspolitischen Rahmenbedingungen ausgewählter Länder”
不會德文的我把它餵到google翻譯,得出來的是
“Assessment of the economic policy conditions of selected countries”
翻成中文大概就是「對下列國家經濟政策狀態的評估」。(因為是google翻譯,如果有會德文的朋友認為這樣的翻譯有誤,煩請指教。)
這樣看起來,所有的「中小企業」(是的,這個問卷是針對SME)的高階管理者,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可能只是考慮「現在」各國的經濟政策狀態,而由於善變的川普和大概只有上帝知道會怎樣的Brexit,「在這個時間點」這些管理者會覺得中國的經濟政策「好或非常好」,其實也不那麼奇怪。
但是進一步來看,這樣的一個問卷問題,跟「信任」有關係嗎?我可以認為一個人的工作表現很好,但是我還是不信任他;相反來說,即便一個人工作表現很差,但他可能還是值得信任。對我來說,把這個問卷問題,擴張到「信任」這樣一個詞,其實是不負責任的。
另外,根據報告裡指出,受調查的德國公司中,只有52%有從事出口業務,且絕大部分是出口到歐元區其他國家。那麼一些沒有出口相關業務的管理階層,他們對於歐元區外國家的經濟政策,會有多深的了解呢?這可能又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上面所說的步驟,大概只花了我十幾分鐘。但馬上就可以讓我對這則「新聞」,有完全不同的觀點。但在現在這樣資訊爆炸的時代,身為媒體的閱聽人,還得負責這樣原本是該由媒體做的功課,實在是有點悲哀。
後記:吃早餐的時候跟老婆討論了這件事,老婆找到了德國鏡報(Spiegel)的相關報導:報導中的確有提到這個問卷問題(“Wie bewerten Sie aus Sicht eines deutschen Unternehmens die aktuellen wirtschaftspolitischen Rahmenbedingungen in den folgenden Ländern?”,google翻譯為“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 German company, how do you assess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onditions in the following countries?”)。至於為什麼德國鏡報會把這樣的問題推論到「信任」的標題(Deutsche Manager vertrauen Chinesen mehr als Briten),只能留給大家去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