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荷蘭

求學投資案 – MBA vs. Master in Finance

如果有follow我一陣子的朋友,應該知道我當初來荷蘭留學,並沒有選擇念MBA,而是讀了Master in Finance(詳細過程歡迎閱讀這篇文章:為什麼我不念MBA?一個「現實」的情境分析)。之前也寫過文章,討論過貸款留學的可行性。不過前幾天在滑臉書的時候,又看到FInancial Times新的MBA Ranking,除了Ranking本身之外,又發現一個有趣的東西叫做Salary increase percentage,想說有這個東西,那我們就來算一下MBA這個投資案吧!

在上圖之前,還是要先說明一下表格內的一些內容

  • Weighted Salary:MBA畢業後三年的薪水,且有經過物價水準校正,並根據不同產業做調整
  • Salary increase %:就讀MBA前和目前(MBA畢業後三年)的薪水差異百分比
  • Tuition:總學費(美金),不包含生活費(畢竟各國差異可能很大)

我一開始想先很簡單的來算,一塊美金學費的投入,可以換得多少金額的薪資增長?

不過後來想說那樣有點太短視,那我們來用學費跟未來薪資預期算個IRR好了(IRR説明,簡單來說就是投資案的潛在報酬率,通常越高越好)

於是我算了三年跟十年的IRR,不過需要一些假設如下:

  • 前三年的薪資,我用Weighted Salary(第三年)以每年10%的漲幅倒推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薪資
  • 第三年後的薪資,我則假設每年有5%的漲幅

我知道真的要仔細算IRR的數字,這樣的算法絕對不夠好,不過真的要細算的話太多變因,所以就簡單這樣算,然後拿來做相對的比較,應該也是蠻有趣的

算出來的結果就在下面(我只列前25名跟荷蘭的學校,因為學費要手動找太累……)

可以看到,MBA前後的薪水成長幅度十分驚人,幾乎都有100%以上(謎之音:荷蘭RSM……);但是如果用「每塊美金學費的薪資增長」這個數字來看,大部分的MBA學位三年內的薪資增長,都沒有辦法在達到付出的學費(也就是數字小於一)。當然,如果用長期的IRR(可以當作是報酬率)來看,基本上都還是很可觀的

但如同我上面說的,這樣算出來的IRR絕對值,其實參考意義有限。不過如果拿相對值來比,就很有趣了:我們可以看到,不論是「每塊美金學費的薪資增長」或是「三年及十年的IRR」,數字最漂亮的學校,都是位於歐洲或亞洲,MBA最盛行的美國,反而表現沒有那麼亮眼。這主要應該是因為高額的學費,導致於投資成本較高,即便薪資(成長)較好,也沒辦法跟歐亞的MBA學位比『CP值』

算完MBA,我也好奇那如果Master in Finance用同樣的方式算,出來的數字會是怎樣?

於是我拿了Financial Times Top 10無經驗的Master in Finance來做計算,但跟MBA有一點不太一樣的是薪資漲幅的計算:由於是沒工作經驗的學生,所以這裡的薪資漲幅是單純地以畢業時和畢業後第三年的薪資比較,而不是像MBA是拿畢業後三年和就讀MBA前比較

為了同樣要算IRR,我也做了下面的假設

  • 前三年的薪資,我用Salary Today(第三年)加上漲幅倒推畢業後第一年的薪資,第二年則是取第一年和第三年的平均
  • 第三年後的薪資,我則假設每年有3%的漲幅(MBA比較高大上XDXD)

算出來上面的數字,可以看到在「每塊美金學費的薪資增長」這個數字的表現,多數的學校都有超過一;而三年或五年的IRR,看起來也都相當不錯。基本上如果拿Master in Finance算出來的數字表現,普遍看起來是要比MBA還要好的

但進一步看表現突出的學校,可以發現如果把這樣當數字當作所謂的『CP值』來看,『C』(cost)還是最重要的:幾個數字特別亮眼的學校,包括荷蘭的兩所,學費相對來說都蠻低廉的;反觀像是MIT或是Oxford這樣的名校,因為學費也高的緣故,整體表現就相對遜色

當然留學這件事的收穫,「金錢」絕對不是只有是唯一的衡量標準。不過畢竟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這可能會是人生最大一筆投資案之一,如果能夠用各種量化去評估,絕對是有益無害的

最後提醒大家,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然後也要知道自己的風險承受度……)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