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式生活

    荷蘭房價雜談更新

    最近因為一些新聞,讓台灣的高房價又忽然變成討論的焦點,剛好又看到有一則po文講到 資料庫 Numbeo 所做的2021年各國房價收入比,台灣總體的房價收入比在全球排名高達第14,比值為21.78;荷蘭排名第96,比值為7.28 之前不知道已經算過幾次荷蘭的房價所得比,直覺覺得這個數字跟往常自己的印象不太一樣,想說就簡單來看一下Numbeo是怎麼算的,順便更新一下計算好了

  • 荷式生活

    台灣房貸負擔率爆表,那荷蘭呢?

    這幾天台灣的新聞又被「高房價」相關議題佔據了,這次討論的重點是『房貸負擔率』:根據內政部的說明,房貸負擔率 = 中位數住宅價格貸款月攤還額 / 中位數月家戶可支配所得。貸款月攤還額,則以二十年期本利均等攤還方式,貸款成數為七成,來計算每月應償還本利。

  • Photo Credit: AlexanderStein
    台客觀點

    購屋自備款是什麼?可以吃嗎?

    這個禮拜我個人覺得最有趣的新聞,大概就是新上任的內政部長徐國勇,拋出了「青年購屋自備款一成」的政策。但卻遭到網友打臉,認為此政策是在幫建商解套,根本沒有解決根本的高房價問題。因此這項號稱「希望讓年輕人更加買得起房子、也能顧及其他食衣住行育樂需求的政策」,也只能暫緩實施胎死腹中。

  • 台客觀點

    萬惡高房價?

    這兩天台灣忽然對「墾丁」展開瘋狂的討論,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墾丁大街的遊客量遽減,造成攤商跟旅館民宿業者叫苦連天。消費者則反擊說墾丁消費過高、CP值太低,去墾丁還不如出國(例如沖繩)玩。 我一向不太喜歡只把CP值當最高指導原則的消費者,畢竟做生意不是慈善事業,總是需要獲利來營生。所以讓業者有「適當」的利潤,我想是必要的(當然「適當」怎樣定義就很難說了)。

  • 荷式生活

    我們要結婚了 part 8 – 買房子的考慮

    住在一起的日子越來越長,彼此對未來也更想要有規劃,也在因緣際會下,開始認真地考慮買房子這件事情。買房子的過程跟技術細節之前有寫過了。 荷蘭居 易不易? 我想說的是,彼此在買房子的考慮和溝通。

  • 荷式生活

    台北的房子有多貴?

    昨天看到知名朋友粉絲頁上在感嘆台北的高房價,白痴當然都知道台北房子超貴的,但是到底有多貴呢?無聊的我又隨手查了點資料:2016年第一季的房價所得比(房價除以家戶年可支配所得),全國8.5倍、高雄7.7倍、台中8.9倍、新北12.4倍,那台北市是幾倍呢?? 15倍!!也就是說你全家要不吃不喝15年才能買房子 囧。

  • 荷式生活

    VVE Meeting 跟好鄰居

    上個禮拜開了新家的第一個VVE Meeting。什麼是VVE呢?基本上就是整棟公寓屋主的委員會。 在荷蘭如果你是買公寓的話,都會有VVE,每月也都要繳一定費用給VVE 作為未來公共修繕的基金(金額就要看情況 我之前有看過一個月300歐的…….),簡單來說跟台灣的管理費有點像。這也是個敦親睦鄰的好機會,畢竟好鄰居也是挺重要的。

  • 荷式生活

    荷蘭居,易不易?

    相信最近住在荷蘭的人都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身邊不斷的有人的在買房子或想買房子。 除了整體經濟情況有稍微好轉一點之外,非常低的貸款利率當然也佔了很重要的因素。 阿宅如我也搭上了這班順風車,成為有殼一族XD。

  • 荷式生活

    旅遊、生活、舒適圈、在地化

    最近很多有關旅行的討論:不論是gap year,還是一對夫妻在歐洲廉價旅行。好多人都說,有機會的話,應該出來走走,看看不同的文化,體驗不同的人生。 前一陣子跟一個大陸來的同事聊天,她來荷蘭十年了,嫁給了同樣來自大陸的男生,有了小孩,買了房子,在這邊成家立業。但她很感慨地說,一年一年的,身邊的朋友一個個離開,社交生活的圈子越來越小,只能focus在家庭。 這其實是個很有趣的話題,當然身為一個expat,與自己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走的近,也是蠻理所當然的事情。畢竟人生地不熟,互相有個照應也是好的。重點是,一旦你建構起一個在舒適圈裡面的社交生活,要開始擴展其實不是那麼容易的。也就是因為這樣 就算你在國外生活,你也並沒有任何在地化的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