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客觀點

從專業機構投資人角度,來看台灣的勞動基金

最近台灣的新聞的頭條,好像聚焦在「勞動基金」這個話題上:除了長久以來廣大勞工朋友擔心的破產問題、最近吵個不停的績效問題,加上這幾天管理人員的不當舞弊,更是在這個火熱的話題澆上汽油,讓更多人議論紛紛。

身為一個專業的機構投資人,機構投資人客戶裡面也有不少是退休金,我想就機構投資人的角度,來評論一下很多鄉民對台灣勞動基金的批評。

績效比不上台股大盤就是爛

因為今年台股在疫情控制得宜上表現的很好,不少股民大概都自動把自己升等成巴菲特,自然就會覺得勞動基金的績效看起來很可笑。但是實際上是這樣嗎?

上面是勞動部基金運用情況的報告,可以看到本年度至今的收益率,的確是不如右邊各項指數的報酬率,特別是拿台股來比的話。

但這樣的比較,真的合理嗎?

其實不論是新制或是舊制勞工退休基金,就算國內委託經營的部分全部投入在股票上,台股佔勞動基金投資資產的比例,也不超過25%。廣大股民硬要把勞動基金的績效,拿來跟台股大盤相比,簡單來說大概就是拿蘋果比香蕉的概念,其實並不恰當。評估這種多元混合資產比較正確的做法,也是機構投資人較常見的用法,是設立一個與資產配置比例相近的客製化benchmark,然後再把投資績效跟這個benchmark相比較。如果仔細看勞動基金運用報告,其委外經營的部分,都有列出benchmark的報酬率,可以跟基金報酬率比較。

無腦all in 護國神G都不會,鄉民操盤都更好

這點大概就是所謂機構投資人跟鄉民最大的不同點了。我們先來說說勞動基金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沒錯,就是要能支付廣大勞工退休後的退休金。所以嚴格來說,勞動基金的投資目標,不應該是要求取最大的投資報酬。

勞動基金分為舊制跟新制,舊制採取的是確定給付制(defined benefit),所有的退休金支出都是固定的,因此舊制基金投資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能盡可能地滿足未來必須支付的退休金債務,也就是業界常提到的「資產負債管理」(ALM),這跟一般大眾覺得,投資就是要獲取最大的報酬,是很不一樣的。

而勞動新制雖然是確定提撥制(defined contribution),你的退休金會取決於勞動基金的投資報酬,所以理論上應該要盡可能的提高投資報酬。但實際上,因為必須要持續支付退休金,加上必須保持一定的資本適足率來維持基金的穩定性,流動性和投資風險的管理,就會是在投資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實務上我碰到的情況,大多數的機構投資人,在做due diligence的時候,絕對不會只看單純的絕對投資績效,而偏好風險調整過後的投資績效指標(像是information ratio),並且會非常在意投資風險控管的流程。

所以鄉民巴菲特們覺得勞動基金應該要all in護國神G的想法,基本上應該是永遠不可能發生的……

內神通外鬼,監守自盜就是爛

這點我其實還蠻同意的,畢竟身為機構投資人,最重要的其實就是把錢委託給你操作客戶們的利益。所以不論是亂下單或是內線炒股,其實都是相當不可取的行為。

當然個人的integrity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但我個人認為會發生這樣的行為,很大一部分在於有沒有好的compliance跟內部控制系統。我自己入行的算晚,沒有經歷過金融海嘯前紙醉金迷的場景。但聽到一些資深同事說,很多我們在電影裡面看到的場景,其實和當時的現實,並沒有多大的差距。

然而在金融海嘯後,投資產業整體的環境因為日益嚴格的法規,早就已經沒有往日的浮華人生:以我自己目前為例,除了買賣任何金融商品都必須事先被核准,且只能在指定帳戶交易外,和券商任何超過50歐元的聚餐都得事先報備,而且還有限額(所以我現在幾乎都很少去,因為好麻煩……),還有不少其他有類似的規定,就是希望杜絕任何不當的行為。而一旦違反相關的規定,馬上就會被compliance部門盯上,並可能有相當嚴重的後果。有一次我持有的一家股票,因為併購的關係被收購。因為我並沒有「賣出」這個動作,我在申報每季度交易的時候(對,除了事先核准外,每季度還要申報交易),並沒有填寫這個「交易」,結果過不久就被公司compliance的人員詢問,我是不是漏報了這筆「交易」,好在最後因為我能解釋整個來龍去脈,所以並沒有產生任何問題。

看月報酬率?可以吃嗎?

雖然這不是鄉民批評的重點,但我還是很疑惑,勞動基金的投資期間應該可以說是長到爆炸,鄉民們在意「月報酬率」的意義在哪?以業界常見的標準來看,一般比較重要的報酬率期間,通常是一年、三年和五年。

如果把績效期間拉長到五年,勞動基金的績效看起來其實好像還算可以。我無聊拿了荷蘭最大退休金APG的績效來跟勞動基金比看看,自己算了一下asset weighted的五年期績效大概是7%左右。如果是這樣的話,勞動基金的績效,或許還真的有可以進步的空間吧?

最後我想說的是,當然現在看起來,勞動基金有其問題所在,但是他真的有很多鄉民瘋狂抱怨的這麼爛嗎?從某些角度看起來,好像倒也未必。畢竟身為機構投資人,有很多需要考量的事情,是鄉民巴菲特們眼裡看不見的…….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