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mmer Holiday
對荷蘭人來說,夏天就是要渡假阿!越接近七八月,同事朋友間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 “Do you have any plans for holiday?” 感覺上來說這件事情大概就是一年最重要的事情了XDXD
-
那些留學代辦/講座沒告訴你的事情
偶然看到這篇文章,儘管有些觀點跟筆者不盡相同, 但還是覺得很值得分享。我也想分享一下, 那些留學代辦/講座沒告訴你的事情。
-
荷蘭廚藝學院
話說每每有人來造訪荷蘭,免不了要問一下哪裡可以吃到荷蘭料理。但問題是 根本幾乎沒有荷蘭料理的餐廳啊⋯⋯orz 很多人都說荷蘭食物很難吃,我自己倒覺得還好,有很多不錯的餐廳,中菜其實也很道地。只是出去吃的費用不便宜,一餐吃起來最少也要二三十歐。 也因為這個原因,加上當初來念書的時候很窮(連吃麥當勞都覺得很貴 囧),所以只好自己想辦法。想當年我唯二會煮的東西叫義大利肉醬麵跟咖喱飯,但在現實的逼迫跟自己的晚餐自己救的崇高理想下,慢慢的也在荷蘭廚藝學院學習到不少xd。
-
工作、生活、文化衝擊
前一陣子參加了一個校友活動,主要是辦給東亞國際學生的。既然是學生,主要問題當然是就業機會和生活,還有職場上的文化衝擊。說實在的 很多來唸書之後回去台灣工作的人常常說很懷念這裡的生活,但某些層面來說,他們其實沒有在這邊生活過啊⋯⋯
-
在國外工作到底划不划算?
資深阿宅我最近在批踢踢看到一篇從台灣到德國面試的經驗分享,文章還蠻平鋪直述的,但一個有趣的推文吸引了我的目光。 “年薪六七萬歐不過是entry level,稅扣一扣根本比不上台灣。” 看了差點沒昏倒,哪裡有entry level六七萬的工作麻煩跟我說好嗎?我都想跳槽了XDXD。不過在很多人決定要不要在國外找工作的時候,跟台灣薪資水準和生活開銷的比較是必然的。我就以我自已主要的花費當例子,看看在荷蘭生活到底划不划算。
-
關於曬太陽
曬太陽這件事情真的是一件很cultural shock的趣事。 通常對台灣(亞洲)人來說,碰到太陽是避之唯恐不及:防曬霜、外套、陽傘、遮陽帽,各種可以防曬的東西一應具全,深怕自己變黑,無法實現一白遮三醜的夢想。但對西方人來說,迎向陽光是他們人生的實踐。很多人一年最重要的事情是去海邊度假曬太陽,更會以擁有小麥色的肌膚自豪。
-
Boer Zoekt Vrouw (Farmer wants a wife)
最近這幾個星期日都在看這個節目,雖然我的破荷蘭文大概只懂的內容的兩三成,但還蠻有趣的。這是個在荷蘭很受歡迎的實境秀,已經做了十季(超過十年)。簡單來說就是個農夫的相親節目,每季的一開始會介紹每個參加節目的農夫,然後開放幾個月讓有興趣的女生寄信報名,收到信的前幾名才有機會參加下一階段的實境節目。
-
The World in Your Class Room
這是一個讓住在海牙的international expats去當地的國高中介紹自己國家的計畫,今年我也參加了這個計畫,算是非常有趣的經驗。這週我去了同個學校講了三堂課來介紹台灣,對象大概是12-14歲左右的國中生,有些感想可以分享。
-
工作四週年
在LinkedIn上看到,我在現在的公司工作四年了。回顧這四年,雖然不算是斑斑血淚,但也夠峰迴路轉的。 一開始是從另外一家關係企業的intern開始做起,做了三個月,寫完畢業報告, 還算順利的找到在現在公司為期六個月的另一個intern。想當初還很好笑,因為大眾運輸的問題搞到要花60歐搭計程車面試(現在看起來根本是超值得的投資….XD),還有negotiate薪水的時候神奇的要到bonus (誰會給intern bonus阿….)。
-
荷蘭的運動人生
雖然本人是個整天上批踢踢的台客宅宅,但也是個不為人知的業餘運動愛好者。大家也知道,在台灣責任制的工作環境下,能夠有時間跟心力運動的人其實不是太多,所以當我在台灣的時候也就把運動這件事放在一邊。然而隨著年紀增長,新陳代謝變慢,人也變腫了 囧。眼看著這樣下去不行,去年我決定開始新生活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