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客觀點

各國薪資高低背後的原因?

前陣子在批踢踢的海外工作版看到有人討論德國的薪水,雖然對於德國完全沒有概念,不過大略看起來,在荷蘭的薪水普遍來說還是比德國高一點;也有聽過朋友說過在法國的薪水,跟荷蘭相比其實偏低。在我看來這樣的現象其實很有趣:當然歐洲各國的經濟情況、產業結構都不相同,但同為已開發國家,為什麼在薪資上會有這樣的差異呢?

身為打工仔的我們,心裡想到的都只有「薪水」這件事;但假如你是老闆,要請一個員工,所要付出的成本,可是要比薪水多多了:下面這張圖是歐盟對勞動成本的結構圖,除了D11代表的薪資外,還有職訓、相關的稅及社會保險等等。

structure_of_labour_cost
來源:Eurostat

而這也說明了,當身為員工的我們只看薪水高低的時候,老闆們要考慮的東西,絕對不只有薪水,而是雇用一個員工的『總成本』。

我無聊的上網找到了一則2013年的研究報告,上面列舉了各國雇主需要付出的「其他聘雇成本」佔薪資的比率,也決定簡單來算一下,這項數字的差異,到底對各國薪資水準有什麼影響?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OECD的資料,在物價調整後各國的平均薪資(橘線為平均值)。

圖片 1

接著我們加上該研究報告提供的,各國雇主需要支付的「其他聘雇成本」(橘色部分,灰線為平均值)。

圖片 2

這時候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原本平均薪資低於平均值的義大利和法國,前者的總聘僱成本更接近了平均值,法國甚至超過了平均值;而原本高於平均值的美國和丹麥,美國的總聘僱成本和平均值的差距變小,丹麥更降到於平均值。也就是說,對於雇主而言,聘僱員工得考慮『總聘僱成本』,而員工實際上可以拿到的薪水,是極有可能受到「其他聘僱成本」的影響的。

因為這項研究報告有點久遠,於是我又找到了KPMG提供的,各國的社會保險的稅率,並且做了同樣的計算(如下圖),看起來的結果似乎差不多。

圖片 3

雖然這是一個非常沒有縝密思考的簡單計算,不過多少也可以提出一個很少人會思考的觀點:各國薪資差異的背後,除了客觀的經濟情況和產業結構外,政府的政策和相關的法令,其實還是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找這些資料的時候,碰巧看到了經濟日報的這篇報導:認為台灣近年來的社會保險成本(也是部分的「其他雇用成本」)過高,可能是壓縮薪資成長原因之一。我不知道該報導中的數字是怎麼算出來的,不過其中台灣的數字,其實比很多歐洲國家還低。所以要說台灣的社會保險成本,是老闆不加薪的原因,看來好像有點牽強了。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