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客觀點

台積電發綠債,真的有看齊蘋果?

前陣子在商業周刊上看到下面這則報導

不缺錢卻發120億綠債 台積電為何看齊蘋果?

看完想說這幾年來在歐洲發展飛快的綠債(Green bond),終於也要開始在台灣起飛了嗎?剛巧有個朋友也傳了篇文章,問我的意見。身為一個公司債分析師,所在的team也目前是市場上最大的綠債投資人之一,在做了一點功課之後,我想稍微對這則新聞做點評論。

不缺錢為什麼要借錢

首先我其實很不懂這個標題的第一句:台積電確實是現金蠻充裕的一間公司,今年第三季的約當現金總共有6,041億新台幣,而負債只有3,834億新台幣左右,說起來的確是不缺錢。但有點財務管理概念的人大概都知道,公司借錢可不一定是缺錢,而是要達到最合適的資本結構,讓資金成本降到最低。

就像這篇文章所解釋,以目前低利率的情況來看,極低的舉債成本,其實對於公司來說是發債的好時機;事實上因為疫情關係,也可以看到不少不缺錢的公司,在2020年拼命發債,來確保現金的流動性以因應可能關閉的資本市場。

(還要幹醮為什麼要提淨利拉!是沒學過會計,不知道淨利跟現金不一定有關喔XD)

什麼是綠債

這篇文章講的大致沒錯,綠債募得的資金須以提升環境(Environment)為訴求,雖然對買方來說,權益與一般公司債無異,但發行方除了必須取得評鑑機構認證,每年報告資金使用狀況外,專款專用下,資金運用的自由度也較低。而目前大部分的綠債,資金運用都是針對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為主。

但文章內講到的社會(Social)跟公司治理(Governance),其實跟綠債沒有太大關係:社會的話有所謂的社會債券(Social bond);而公司治理的話,目前就我所知沒有相關的債券發行。

投資人怎樣看綠債

那麼身為一個綠債的投資人,我們關心的重點是什麼呢?

因為綠債所募集的資金必須專款專用,所以除了這檔債券值不值得投資外(這還是很重要的,畢竟綠債還是「債」),投資人會看的基本重點有下面兩點

綠債架構(Green bond framework)以及影響報告(Impact report)

綠債架構可以說是綠債發行最重要的文件,在這裡面說明了資金可以用於哪些綠色相關的投資或支出:像是文章內提到蘋果發行的綠債,就會有這樣的文件。而且通常這樣的綠債架構,會讓第三方評鑑機構(如蘋果是交由Sustainalytics)出具意見認證。但很遺憾的,不知道是沒有公開還是怎樣,當我試著要找台積電的綠債架構的時候,我並沒有辦法找到這份文件,只有許多新聞裡寫著資金將用於「提升廠房的能源效率、減量溫室氣體等減碳作為」、「綠建築及綠色環保相關資本支出」等。沒有一個公開的綠債架構,便缺少了綠債資金使用很重要的「透明度」(transparent):而透明度對於投資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可以減少所謂「綠漂」(green washing)的可能。所以在我看來,台積電沒有公開的綠債架構(或者根本沒有?),其實是非常可惜的。

至於影響報告,則是發行公司讓綠債的投資人知道,綠債所募得的資金,產生了多少「影響」:文章內提到蘋果發行的綠債,也有這樣的影響報告,詳細的列出綠債募得資金如何分配在各項符合綠債架構規範的支出和投資,並舉出這些計劃對於環境具體的正面影響(通常都會量化),且交由第三方認證。當然台積電的綠債才剛發行,想當然沒辦法出具這樣的影響報告。但這樣的影響報告,對綠債投資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綠債投資人相當看重額外性(addtionality),所以有這樣資訊的報告,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綠債成長和台積電綠債金額大小

的確像商周這篇文章講到的,綠債在這幾年來,不論在政府公債或是公司債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成長。而台積電這次發行的綠債共有三類:甲類發行期限為5年期,發行金額為新台幣16億元;乙類發行期限為7年期,發行金額為新台幣56億元;丙類發行期限為10年期,發行金額為新台幣48億元,總共發行新台幣120億元。

這個數字聽起來好像很大,但120億新台幣,大約是3億4千萬歐元,這樣的發行金額,如果放到綠債發展最成熟的歐元債市場來看,其實只能算是普通偏低:像兩大德國汽車巨頭福斯和戴姆勒(賓士),分別也在今年首次發行了20億和10億歐元的綠債。就我的觀點來,以台積電的國際地位和規模,我其實會預期它們有能力發行比120億台幣更多的綠債。

豐田綠債拼轉型?

文章裡提到豐田藉由發行綠債,購入汽車投入共享汽車。剛好我自己是看汽車業的,所以對於豐田這檔綠債也有一些研究:根據豐田的綠債架構,其綠債募集的資金用途,是針對符合特定排放標準的車輛,提供車貸和租賃。說白話一點就是拿資金來提供買車和租車的客戶而已,並不是什麼購入汽車轉型共享經濟XDXD

如果真要舉例,上面提到的福斯跟戴姆勒,所發行的綠債募得的資金,都是拿來投資於未來電動車的製造平台,是比較符合所謂利用綠債來轉型循環經濟的情況的。

綠色溢價

最後我想談一下「綠色溢價」這個這一兩年來興起的議題:所謂的綠色溢價,就是指對發行公司來說,綠債的發行成本,會比非綠債便宜;相對來說對債券投資人而言,綠債的價格,就會比非綠債高。

但其實綠色溢價,大概是這一兩年來才有的情況。在幾年前綠債開始發展時,綠債和非綠債的價格,並沒有太顯著的差異。那為什麼這一兩年來,會產生所謂的「綠色溢價」呢?

這主要是因為,大量的資金流入綠債市場,使得綠債的投資需求大幅提高,但綠債的發行數量,雖然也是大幅的成長,但仍然沒有辦法滿足投資人對於綠債的需求(特別是在公司債部分)。因此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投資人就必須付出更高的價錢,來買入綠債,也就使得綠債的價格,會比非綠債要高了。

寫完這些點,希望大家能對綠債有多一點認識。但看完這則新聞,我其實有點感觸。當然台積電發行綠債這則新聞,對於永續發展來說,絕對是件好事。但台積電這樣一個世界一流的企業,在發行綠債這件事上,卻是落後市場標準:缺乏公開的綠債架構、規模其實也不算太大,更不知道是否會有詳盡的影響報告。

我不知道是因為台積電本身,對於這項議題沒有花那麼多力道(發綠債真的蠻麻煩),或是單純沒有找到夠好的承銷商?但看到一個台灣的世界級企業,沒有辦法在永續發展這一塊,達到世界級標準,其實還是有點惆悵啊……

後記

在文章PO出來之後,有認真的讀者朋友找到了這次台積電綠債的公開說明書。在公開說明書中,有明確的列出資金運用計畫如下

也有列出預期的效益

加上也委託DNV GL出具意見驗證其綠色投資計畫,並且委託勤業眾信認證綠色債券資金運用計畫。這樣看起來,台積電的這檔綠債,基本的架構還算是完整的,算是我錯怪了他們了(囧)……(國際企業這種資料下次可以容易找一點然後有英文嗎?XDXD)

Facebook留言